在台灣發跡,在國際發光的旅德建築師,東海建築系畢業即遠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,繼而轉往德國投身世界知名建築師彼得.威爾森事務所歷練五年,擔任荷蘭鹿特丹劇院及米蘭市立圖書館主持建築師,進而在德國開業,曾獲德國十大年輕建築師獎,曾任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代表建築師。作品遍佈世界各地。
2019 日本優良設計獎,新富町文化市場
2018 台灣建築獎,入圍,簷屋
2017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,金獎,新富町文化市場
2014 德國AIT Award,第三獎 UDN Museum
2014 德國AIT Award,第三獎,UDN Museum
2011 台灣住宅建築獎,首獎,House Flora
2011 台灣建築獎,入圍,House Flora
荷蘭鹿特丹劇院、米蘭市立圖書館、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、西北德國紡織商會大樓
在台灣發跡,在國際發光的旅德建築師,東海建築系畢業即遠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,繼而轉往德國投身世界知名建築師彼得.威爾森事務所歷練五年,擔任荷蘭鹿特丹劇院及米蘭市立圖書館主持建築師,進而在德國開業,曾獲德國十大年輕建築師獎,曾任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代表建築師。作品遍佈世界各地。
2019 日本優良設計獎,新富町文化市場
2018 台灣建築獎,入圍,簷屋
2017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,金獎,新富町文化市場
2014 德國AIT Award,第三獎 UDN Museum
2014 德國AIT Award,第三獎,UDN Museum
2011 台灣住宅建築獎,首獎,House Flora
2011 台灣建築獎,入圍,House Flora
荷蘭鹿特丹劇院、米蘭市立圖書館、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、西北德國紡織商會大樓
現任臺中市大臺中建築師公會理事長
台中市宜居建築推手
建築師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及建築研究所碩士,視設計事務為一項綜合性的藝術,除了展現設計創意之外更在於整合能力。
順天環匯、順天科博、順天璞玥
現任臺中市大臺中建築師公會理事長
台中市宜居建築推手
建築師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及建築研究所碩士,視設計事務為一項綜合性的藝術,除了展現設計創意之外更在於整合能力。
順天環匯、順天科博、順天璞玥
景觀建築師,畢業於東海大學景觀學系、英國AA建築聯盟學院景觀碩士,現為交通部公共藝術審議委員、作品曾多次獲得國際大獎,如IFLA評審團榮譽獎、倫敦設計London Design Awards獎金獎、「德國iF Design Awards 建築都市空間大獎」、更是亞洲第一人獲得美國多年生植物學會 Perennial Plant Association 所頒發的植物設計大賞,曾任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策展人。
2019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歷史建築景觀設計案
2019 中華民國建築優良公共建設優良空間活化類規劃組-金石獎
2019 倫敦設計獎-金獎
2019 台北設計獎TIDA公共空間設計類-優選
2019 台灣光環境獎-入圍
2018 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地景設計及策展
台中花博 森林園區、台北集合住宅 春生生、陽明山美軍俱樂部、台北北門 三井廣場
景觀建築師,畢業於東海大學景觀學系、英國AA建築聯盟學院景觀碩士,現為交通部公共藝術審議委員、作品曾多次獲得國際大獎,如IFLA評審團榮譽獎、倫敦設計London Design Awards獎金獎、「德國iF Design Awards 建築都市空間大獎」、更是亞洲第一人獲得美國多年生植物學會 Perennial Plant Association 所頒發的植物設計大賞,曾任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策展人。
2019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歷史建築景觀設計案
2019 中華民國建築優良公共建設優良空間活化類規劃組-金石獎
2019 倫敦設計獎-金獎
2019 台北設計獎TIDA公共空間設計類-優選
2019 台灣光環境獎-入圍
2018 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地景設計及策展
台中花博 森林園區、台北集合住宅 春生生、陽明山美軍俱樂部、台北北門 三井廣場
以尊重環境的場所精神,融入鄰里民居建築風格,三層一個出簷語彙,可以遮陽、避雨,節能,紅磚點綴,打造千坪垂直向上的立體三合院,就美學上而言,一眼就是區域的地標。每一戶人家的居所都像花開盛放的完美平面,也成為收藏夢想與快樂的容器。
以尊重環境的場所精神,融入鄰里民居建築風格,三層一個出簷語彙,可以遮陽、避雨,節能,紅磚點綴,打造千坪垂直向上的立體三合院,就美學上而言,一眼就是區域的地標。每一戶人家的居所都像花開盛放的完美平面,也成為收藏夢想與快樂的容器。
人有住的權利,一座友善的都會一定是可以享受自然, 可以行走、自由漫游的空間,這塊基地位在城鄉之間, 我們想形塑一座開放、共享的生活方式,有四季變化、 三面採光、歷史步道,為台中找回享受居住權利的房子。
人有住的權利,一座友善的都會一定是可以享受自然,可以行走、自由漫游的空間,這塊基地位在城鄉之間,我們想形塑一座開放、共享的生活方式,有四季變化、歷史步道,為台中找回享受居住權利的房子。」
呼應環境的肌理,引進摘星山莊的院落概念,將方型路徑閩南住宅合院置換成森林綠地,在街廓上形塑一座庭園景觀,刻意回應城市發展科技脈絡,以電子積體電路板形態呈現,一如現代英式庭園的院落。
一層又一層前中後景,富層次感的綠意與街廓友善對話,迎接主人進門,洄遊式動線更讓主人每天都可變換回家的路線,遇見小小的口袋空間,和自己私密對話,植栽台灣原生種,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表情。